第四章 卿大夫們的政治舞臺 (5)
關燈
小
中
大
以為然地回答:“莒國地處東夷之地,國家弱小,產出不豐,有誰會看得上這塊土地呢?”言下之意,荒山野嶺中的一所破房子,又是家徒四壁,擔心什麽盜賊呢?
孔夫子對莒國的敗亡深有感觸,說:“因為窮困而毫無戒備,實在是一大錯誤;只有時時提高警惕,防備外敵入侵,才正確啊。莒國倚恃其簡陋,懶得去修城墻,十二日之內,楚國就占領了它的三座城池,這不就是不加防備的後果嗎?古人說,即便有絲麻這些上好材料,也不要拋棄菅蒯這樣的下等材料;雖然有姬姓和姜姓的絕色美女,也不能拋棄那些面色憔悴的平庸婦人。但凡君子,總是有備而無患啊!”孔夫子這話說得有趣,仔細推敲起來,應該算是“外面彩旗飄飄,家中紅旗不倒”的古代版了。
公子嬰齊的這一記弧線球打得相當漂亮,雖然沒有直接打擊晉國,卻擊中了晉國建立的國際同盟的軟肋,讓遠在新田的晉景公著實難受了一把。緊接著,另一個讓他不安的消息傳來,西方的秦國聯合白狄部落入侵了晉國西部邊境,造成重大損失。
更讓他不安的是,得到楚國的間接支援之後,鄭國人的腰桿子也明顯硬了。大夫公孫申建議:“我們出兵包圍許國,而且裝作要另立新君,晉國自然會歸還我們的國君。”
裝作要另立新君,就是要斷絕晉國人挾持鄭成公威脅鄭國的念頭。而出兵包圍許國,則是向晉國人示威——就算晉國大軍壓境,鄭國仍有餘力,能夠空出手來對付許國。
在這種形勢下,晉景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政策了。他想起兩年前,鄭國俘虜的楚國將領鐘儀還一直囚禁在軍府之中,於是親自跑到軍府去看望鐘儀。
雖然被囚禁了兩年,鐘儀仍然戴著楚國的帽子,保持了南方貴族特有的氣質。晉景公見了,故意大聲問道:“那位帶著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誰啊?”
獄卒回答說:“那正是鄭國人所獻的楚國俘虜啊。”
晉景公命人打開枷鎖,讓鐘儀坐到自己面前,詢問了他幾句在獄中的生活狀況,算是表示慰問。鐘儀向晉景公稽首拜謝。晉景公接著又問到:“大夫的家族,在楚國擔任什麽世襲的職務?”
前面說過,鐘儀是鄖縣的縣公。但鄖縣縣公只是鐘儀個人的職務,而且隨時可能變動,並非世襲之職。鐘儀如實相告:“我們自古擔任楚國的樂官。”
晉景公很感興趣,追問:“那您會彈奏樂器嗎?”
鐘儀老老實實地回答:“這是祖上的職守所在,我豈敢拋棄?”
於是晉景公叫人取來一張琴,鐘儀隨即演奏了一曲楚地的音樂。
奏罷,晉景公故意問鐘儀:“貴國國君是個什麽樣的人?”
鐘儀為難地說:“這個……非我等小人所能夠評判。”
晉景公執意要鐘儀說。鐘儀被逼不過,只得回答:“當年他還是大子的時候,先王為其選擇師傅,考慮教學內容,都是下過功夫的,命他早晨向令尹公子嬰齊請教,晚上又訪問司馬公子側,聆聽教誨。其他的事情,我實在是不知道了。”
晉景公聽後沈默不語,回來講給士燮聽。士燮說:“楚國的俘虜,是一位君子啊!言必稱先人的職守,是不肯忘本;彈奏本土的音樂,是不肯忘舊;說到他的國君,只談其當大子時候的事,是為了避嫌,怕人家說他阿諛奉承當朝國君;說到楚國的兩位重臣,他又直呼其名,是尊重您的身份地位。不忘本,是仁的表現;不忘舊,是信的表現;避嫌,是忠誠的表現;尊重您,是聰明的表現。這樣的人,派他辦什麽事,沒什麽辦不成的。您何不放他回去,要他促成晉、楚兩國的和平。”
士燮的話,給了晉景公很大的啟發:是啊,為什麽要一味和楚國爭奪對抗,為什麽不能實現兩大強國的和平共處呢?
公元前582年冬天,鐘儀被釋放回國。不久之後,楚共王派公子辰出使晉國,表示願意與晉國修好。自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後整整半個世紀,晉楚兩國第一次坐到了談判桌前。
公元前581年春天,晉景公派大夫糴(dí)伐出使楚國,作為對公子辰出訪晉國的回訪。
晉楚兩國的緊張關系雖然得到緩解,晉國對鄭國的敵意卻沒有消失。同年二月,晉國命令衛國派兵討伐鄭國。同時,鄭成公仍然被囚禁在晉國,作為威脅鄭國就範的籌碼。
國不可一日無君。鄭成公被囚禁的日子一長,鄭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同年三月,大夫公子班沒與眾人商量,擅自做主,立鄭成公的同父異母哥哥公子繻為君。僅僅過了一個月,公子繻便被鄭國人趕下臺,公子班只身逃往許國,鄭國人轉而立鄭成公的大子髡頑為君。
欒書對晉景公說:“鄭國人都擁立新君了,我們再抓住那個人不放,又有什麽用處?不如將他放回去,促成兩國之間的和解。”
這一年,已經是晉景公在位的第十九個年頭了。早在兩年前,他就感到身體不適,現在病情明顯加劇,自己都能感覺到大限將至了。大概是人之將死,很多事也看得開了,晉景公同意了欒書的建議,將鄭成公放回鄭國。
同年五月,晉景公基本喪失了料理朝政的能力,將大權交給了大子州蒲,也就是歷史上的晉厲公,自己則退居後宮,當起了太上君。
說來也是冤冤相報,晉景公退居二線之後,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惡鬼,長發及地,捶著胸脯,跳著走路(就像港片中的僵屍),追著晉景公說:“你殺了我的子孫,不仁不義。我已經請求上天懲罰你了!”晉景公躲到寢宮的門後,那惡鬼用手一推,沈重的宮門竟然應聲而倒。晉景公大驚失色,又逃到內宮,惡鬼又毀掉了內宮的門戶,勢不可擋。
晉景公汗津津地醒來,病情進一步加重。很明顯,這病已經不是人力所能醫了,於是將桑田(地名)的巫師召進宮來作法除妖。巫師在宮中布了一個陣,焚香沐浴,披頭散發地做了一通法事,仿佛靈魂出竅,如癡如醉,打翻了幾十個青銅器皿,然後用一種非人類的聲調說:“這宮中有惡鬼。”
“什麽樣子?”晉景公連忙問。
“頭大如鬥,長發及地,捶胸頓足……”巫師的描述和晉景公夢中看到的一模一樣。巫師還說,如果沒猜錯,這惡鬼必當是趙氏家族的先人,因為兩年前的滅門慘案,現在來找國君報仇了。
“那該怎麽辦?”晉景公驚恐道。
巫師搖搖頭,說:“您怕是嘗不到今年的新麥了。”
秋天麥熟。嘗不到新麥的意思,自然是活不過秋天。晉景公不甘心,打聽到秦國有位叫做醫緩的醫生,醫術十分高明,專治疑難雜癥,便厚著臉皮派人去找秦桓公,要他派醫緩來晉國給他治病。
秦國人自古厚道,不喜歡趁人之危。雖然兩國仍處於交戰狀態,秦桓公還是派醫緩即刻啟程前往晉國。醫緩還在路上,晉景公又做了一個夢,夢見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哎呀,那個醫緩可是神醫,他一來,必定會傷害我們,我們該逃到哪裏去啊?”另外一個說:“我們躲到膏肓之間,他能將我們怎麽樣?”
這兩個小孩就是我們在醫藥廣告中看到的病毒啦。古人將心臟部分的脂肪叫做“肓”,心臟與隔膜之間叫做“膏”,這兩個部位針灸不到,藥力也難以到達,所以後人將“病入膏肓”作為一句成語,代表無法治愈的絕癥。
醫緩到了晉國,看了晉景公的病情,也說:“沒辦法治了,您的病已經在膏肓之間,下不了針,也用不了藥,沒辦法治了。”
晉景公聽了默不作聲,半晌,一字一頓地說:“您真是神醫。”於是命人厚待醫緩,將其恭送回國。
同年六月,麥子成熟。公田的管理人員按照傳統,給國君送來當年的新麥。晉景公突然想起桑田巫師的話,不覺火冒三丈,命人將巫師抓來,將新麥拿給他看,說:“你看看,這是什麽?”
“這是……今年的新麥。”
“你不是說我嘗不到今年的新麥了嗎?”晉景公惡狠狠地說,用眼神示意侍衛,緩緩地閉上雙眼。身邊的侍衛便將巫師像小雞一般拎起,拉到宮門之外斬首示眾。
當天中午,廚房用新麥熬了一鍋粥給晉景公喝。說來也怪,就在晉景公舉起筷子準備開動的時候,突然感覺肚子發脹,連忙讓人背他到廁所去。剛蹲下,整個人就稀裏嘩啦地倒下來,一頭栽進了糞坑,淹死了。說句題外話,如果當年有人發明了馬桶,晉景公也不至於死得那麽難看。
最冤枉的是那個背他上廁所的人。當天早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背著晉景公升上了天空。出於某種驕傲感,他醒來之後就將這個夢講給了旁邊的人聽。晉景公淹死之後,人們想起他做的那個夢,便叫他給晉景公作了陪葬——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禍從口出,哪怕只是一個夢,也最好將它牢牢地放在心上,不要輕易對人說起。
縱觀春秋中期的歷史,晉楚爭霸無疑是那些年間國際關系的主題,如同美蘇爭霸是冷戰時期的主題一般。楚國的霸業,始於楚武王、楚文王,成於楚成王,又在楚莊王手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晉國的霸業,始於晉文公,成於晉襄公,在晉靈公、晉成公年間一度沈寂,到了晉景公手中,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平心而論,晉景公不是什麽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沒有顛倒眾生的人格魅力,但是他踏實肯幹,不喜歡瞎折騰,在用人方面基本上也沒有犯什麽錯誤,帶領著晉國的一班朝臣,兢兢業業地守住了祖宗留下的基業,實現了晉國霸業的中興。
晉景公死後,魯成公覺得這是一個向霸主之國拍馬屁的機會,親自從曲阜跑到新田去參加晉景公的葬禮。按照周禮的規定,諸侯之間沒有互相參加葬禮的義務,只能贈送相應的慰問品。魯成公這樣做,自然是用力過猛,結果又是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晉國人以七年前魯國曾與楚國秘密交往,企圖背叛晉國為名,將魯成公扣留起來,直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80年三月才將他放回去。關於這件事,魯國的史官也覺得很丟臉,連晉景公的葬禮在什麽時候舉行都沒有按慣例記錄在案。
【虛假的和談】
公元前580年三月,魯成公灰頭土臉地回到曲阜,跟他一起回來的是晉厲公的使者郤犨。雙方在曲阜舉行會晤,重新簽訂了同盟條約。
有必要介紹一下晉國的郤氏家族。
郤氏家族原本也是晉國公室成員,姓姬。晉獻公年代,有一位叫做“豹”的公族大夫開始嶄露頭角,受到晉獻公的重用,被賜封郤地,由此建立郤氏宗族。
驪姬之亂的時候,郤豹的兒子郤芮跟隨公子夷吾出逃,並幫助其回國登上君位,成為晉惠公、晉懷公年間的重臣。後來晉文公回國,郤芮不甘心失敗,夥同呂甥縱火焚燒公宮,打算燒死晉文公,然而事情敗露,郤芮被殺,郤氏家族由此成為晉國的罪臣。
郤芮的兒子郤缺繼續生活在父親的舊封地翼城,只是身份從貴族變成了農夫。某一年冬天,晉文公的大臣胥臣臼季經過翼城,在田間發現有個農民舉止不凡,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郤芮的兒子郤缺,於是向晉文公舉薦,讓他擔任了下軍大夫。
郤缺文武全才,為人謹慎,做事勤懇,官越做越大,最終在晉成公年代接替趙盾做到了中軍元帥,成為晉國的首席執政官。他的兒子郤克也不是泛泛之輩,在邲之戰中擔任上軍副帥,後來又接替士會成為中軍元帥,並且在鞍之戰中帶領晉軍大敗齊軍,為維護晉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
郤克死後,他的兒子郤锜繼承家業,成為郤氏家族的族長,因為被封駒地,所以又號稱駒伯;郤犨則是郤氏家族分支,號苦成氏,其祖父郤義和郤锜的祖父郤芮是親兄弟,在歷史上他又被稱為苦成叔子;另外還有一個郤至,是郤犨的侄子,因為被封溫地,當時的人們又尊稱其為溫季。公元前583年的下宮之難,趙氏家族元氣大傷,趙朔、趙括、趙同等人均被殺死,郤氏家族趁機填補空缺,郤锜、郤犨、郤至都擔任了要職,史稱“三郤”。
郤犨來到魯國,除了代表晉國與魯國結盟,還有一個私人任務,那就是向魯國大夫公孫嬰齊求婚。
公孫嬰齊的父親是魯宣公的同胞兄弟公子。他的母親嫁給公子叔肸(xī)的時候,沒有舉行媒聘之禮。按照周禮的規定,“聘則為妻,不聘則為妾”,一個女人沒有經過媒聘之禮就出嫁,那就只能算作妾。因為這層關系,魯宣公的夫人穆姜很看不起她,說:“我才不與妾為妯娌。”等到公孫嬰齊出生之後,就要公子叔肸休了她,並將她嫁給了齊國的大夫管於奚。
這個女人在齊國又生了一子一女。後來管於奚去世,齊國人又將她送回魯國,交給公孫嬰齊贍養。公孫嬰齊是個厚道人,將母親帶回來的兩個孩子照顧得很好,其中男孩擔任了魯國的大夫,而女孩則嫁給了大夫施孝叔,成為施夫人。
不知道為何,郤犨對這位施夫人情有獨鐘,指名要娶她回去做老婆。晉國勢力強大,連魯成公都對郤犨唯唯諾諾,公孫嬰齊哪敢得罪他?於是跑去和妹夫施孝叔商量,要他將妻子讓給郤犨。
施孝叔聽了公孫嬰齊的話,茫然不知所措。他想,這算哪門子事啊?一個外國人跑到魯國來,看中了他的老婆就要帶走,如果他看中的是國君的夫人呢,也要答應他嗎?然而,這些話說也沒用,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家族的生存,他只能答應公孫嬰齊的要求。倒是施夫人誓死不從,她對施孝叔說:“鳥獸猶且不拋棄伴侶,你怎麽可以這樣做!”
施孝叔很是無奈地說:“我這樣做也是不得已啊!如果不答應晉國人的要求,國君怪罪下來,我們全家都只有死路一條,還談什麽拋棄不拋棄。”
施孝叔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施夫人也就無話可說了。夫妻倆抱頭痛哭,灑淚告別。
施夫人到了晉國,給郤犨生了兩個兒子。她的命運和她母親的命運驚人的類似,然而不幸的程度遠遠超過母親。六年之後,郤氏家族滅亡,郤犨被殺,她又被晉國人送回魯國。施孝叔親自跑到黃河邊迎接她,但是當著她的面,將郤犨的兩個兒子扔到黃河中淹死。施夫人肝腸寸斷,對施孝叔說:“你自己不能保護妻子而將她拱手讓人,現在又不能以仁愛之心對待人家的遺孤而殺死他們,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有好結果?”於是對天起誓,不再回到施家——當然,這也是後話。
相比郤犨的奪人所愛,郤至的蠻橫霸道也不遑多讓。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80年秋天,郤至和周王室在溫城所屬的鄇(hóu)地(地名)的所有權上發生爭執。當時的天子周簡王派王室大臣劉康公、單襄公跑到新田,請晉厲公主持公道。面對國君和天子派來的使者,郤至的態度仍然十分強橫,明確表態說:“溫城,是先君封給郤家的舊地,我怎可拱手讓人?”
劉康公還是據理力爭,說:“瞧您這話說的。當年周朝消滅商朝,將天下的土地分封給諸侯,將溫城和周邊的田地封給了司寇蘇忿生。周襄王年間,蘇氏後人背叛王室,襄王便將溫城賞賜給了晉文公。晉文公又將它賞賜給有功之臣,先是賞給了狐溱,後來又賞給了陽處父。因為狐家和陽家先後滅亡,才輪到郤家。您現在說什麽郤家舊地喲,那原本就是王室的土地!”
晉厲公在一旁聽了,心想直犯嘀咕,按照這個邏輯說下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有哪一塊土地原本不是王室的呢?連忙打斷劉康公的話,對郤至說:“人家說得有道理,我來做個主,你讓一讓,別跟天子爭家產了,如何?”
郤至訕訕地說:“您都這麽說了,我哪裏敢不從?”這才極不情願地將鄇地讓給天子。
郤氏家族的興盛年代,也是晉楚兩國出現短暫的和平的年代。前面提到,自公元前582年楚共王派公子辰出訪晉國以來,兩國關系日益緩和,雙方來往不斷,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那道鴻溝似乎到了必須填平的時候。
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率先揮動鐵鍬的人。
一個宋國人——華元主動承擔了這個任務。這個曾經因被車夫出賣而成為鄭國的俘虜的人,曾經被民工嘲笑為“吹牛皮”而不惱怒的人,曾經孤身闖入公子側的大營拿刀逼迫他簽訂和平協議的人,是當時國際上公認的老好人,人緣極佳。他與楚國的實權派人物公子嬰齊,與晉國的現任中軍元帥欒書都保持了良好的私交。聽到晉國派糴伐出使楚國並獲得成功的消息之後,華元感到這是一個讓中原諸國擺脫夾縫中求生存的最好機會。他請示過宋共公,便先來到楚國,後又前往晉國,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在兩國之間穿針引線,於公元前579年正式促成了兩國的和平談判。這一年五月,晉國派士燮為代表,與楚國的公子罷、許偃在宋國首都商丘的西門之外舉行了會盟,史稱“宋之盟”,其盟約如下:
“從今以後,晉楚兩國不再以刀兵相見,堅持相同的價值觀,共同救濟危難,賑濟災荒。如果有對楚國不利者,則晉國去討伐他;同樣,如果有誰對晉國不利,則楚國也應該討伐他。兩國之間,使者往來,道路暢通。對那些不聽從兩國領導的,要想辦法使其服從;對那些不來朝見兩國君主的,要出兵迫使其屈服。如果違背這一誓詞,請上天降罪,令其軍隊敗亡,不能享有國家。”
自城濮之戰以來,晉楚爭霸便成為國際政治的主題,幾乎所有諸侯國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到晉楚兩國之間的戰爭與外交博弈中,有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面受氣,中原地區的生產也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宋之盟在當時國際上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鄭成公立刻前往晉國,高調而低姿態地聽晉厲公講述盟約的內容,表示要在晉楚兩國的領導之下,為國際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就在晉楚兩國握手言和之前不久,晉國的宿敵秦國也向晉國伸出了橄欖枝。公元前580年秋天,秦晉兩國國君相約在令狐(晉國地名)舉行會盟。晉厲公先行抵達會盟地點,但是秦桓公臨時改變主意,不肯渡過黃河去見晉厲公,將人馬駐紮在王城(地名),派大夫史顆前往令狐會見晉厲公,舉行了盟誓儀式。晉國則派郤犨到王城會見秦桓公,同樣舉行了盟誓儀式。自古以來,恐怕還沒有這樣奇怪的會盟。士燮對此評論說:“這樣的盟誓究竟有什麽意義呢?古人盟誓,必先齋戒,以示隆重和守信。在約定的地點會盟,是相互信任的起點。如果一開始就不信任,又有誰會堅守盟約呢?”
秦桓公回去之後,果然將這一盟約扔到了爪哇國,兩國之間的關系再度跌入低谷。
其實,宋之盟對於晉楚兩國的意義也十分有限。公元前579年秋天,晉厲公派郤至前往楚國訪問。楚共王舉辦了盛大的午宴招待他,並且派公子側擔任儐相。郤至按照當時的禮節,從西階登堂入室,剛走進來,忽然聽到鼓樂大作,四下一看,又沒看到樂隊的影子。那音樂,端莊而渾厚,郤至停下腳步,仔細聆聽,發現那竟然是用來招待國君的“肆夏”之樂。
所謂肆夏,原本是天子招待諸侯時演奏的音樂。到了春秋時期,諸侯相見,也越級使用肆夏之樂,但是用於招待卿大夫,還沒有過先例。楚共王為了表示對郤至的重視,或者也是為了顯擺,特意搞了個新花樣——在正堂的地下室裏安排了一支樂隊,要他們在吃飯的時候演奏肆夏之樂。
郤至越聽越不對勁,轉身就往外走。公子側連忙拉住他說:“時間不早了,寡君已經等候多時,請您入席!”
郤至連忙推遲,說:“楚王不忘先君之好,惠及下臣,以這樣的大禮來對待我,用肆夏之樂來招待我。如果老天眷顧,兩位國君有相見之日,難道還有更高尚的音樂來伴奏嗎?我哪裏敢進去!”這話說得對,中國人從古至今最講究的就是政治待遇,什麽級別的幹部就享受什麽級別的待遇,絕對不能越級。
公子側很是不以為然:“如果老天眷顧,兩位國君有相見之日,無非是用一支箭來互相招待,哪裏用得著什麽音樂?寡君等不及了,您還是入席吧!”言下之意,兩君如果相見,那就是在戰場上了。
公子側說這樣的話,在外交場上是不負責任的,但確實是當時晉楚兩國關系的真實寫照——表面上笑臉相迎,實際上暗藏刀兵。郤至的政治敏感性顯然比公子側高多了,他一本正經地說:“如果以一支箭來互相招待,那就是兩國的大災難了,哪裏是什麽老天眷顧?諸侯侍奉天子之餘,則互相拜訪,於是有享禮和宴禮。享禮雖設酒食,並不吃喝,以示恭敬勤儉;宴禮賓主盡歡,大快朵頤,以示仁慈恩惠。恭敬勤儉,所以成禮;仁慈恩惠,所以布政,那也是諸侯用來保護自己的人民的手段。正如詩上所說,‘糾糾武夫,公侯幹城’。到了亂世,諸侯貪婪成性,欲壑難填,無所顧忌,常常為了尺寸之地而驅使民眾去送命,將武夫當做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詩上又說,‘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諸侯會護衛人民,而約束自己的心腹。天下大亂,則一切都會反過來。今天聽到您所說的話,我覺得是亂世之道,不可以聽從。”郤至說到這裏,話鋒一轉,“不過呢,您是主人,我是客人,客隨主便,我哪裏敢不聽命?”於是入席就坐。
回到晉國,郤至將這事講給士燮聽。士燮長嘆一聲道:“無禮,說過的話就不會算數,我等武夫很快又要上戰場去尋死了。”
話雖如此,晉楚兩國至少還是維持了表面上的和平。同年冬天,楚共王派公子罷回訪晉國,與晉厲公在赤棘(晉國地名)舉行了會盟。
晉楚兩國實現了表面上的和平,但晉厲公並沒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公元前578年春天,為了消除秦國的威脅,他策劃了一場戰爭,打著王室的旗號號召諸侯出兵討伐秦國。
郤锜奉命出使魯國,敦請魯國支持。然而,這位郤氏家族的族長遠不如郤至成熟,在外交場合的表現可以用“不嚴肅”三個字來形容。“三桓”之一的仲孫蔑看見郤锜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對身邊的人說:“郤氏家族恐怕要滅亡了!禮,好比人的脊梁;敬,好比人的根基。郤锜身為晉國的卿,受君命到魯國來請求支援,本來應該以社稷為重,卻表現出懶惰的態度,這是不把君命當一回事,哪裏能夠不滅亡?”
郤锜不把自己的君命當一回事,魯成公卻不敢不把晉厲公的命令當一回事。同年三月,他和齊、宋、衛、鄭、曹、邾、滕各國國君在晉厲公的帶領下,來到王城雒邑朝見了周簡王,請周簡王發兵討伐秦國。
周簡王哪有什麽兵,只有一塊牌子。在晉厲公的請求下,他派劉康公和成肅公打著天子的旗號參加諸侯聯軍,共同討伐秦國。為了顯示隆重,更重要的是為了讓晉厲公滿意,王室還煞有介事地在大廟舉行了出兵儀式。
成肅公心想,世上沒有比這更好笑的事了,明明只是去做做樣子,偏偏要搞得這麽鄭重其事,好像真的能夠領袖群倫似的。心有所想,難免表現在外,當周簡王按照慣例將祭祀用的肉分給他的時候,他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一舉動受到劉康公的嚴肅批評,他搖頭晃腦說了一通:“天地有中和之氣,人得而生之,這就是所謂的天命。行為、禮義、威儀等法則,是用來安定天命的。有能力的人遵從法則,可以養福;沒能力的人敗壞法則,所以取禍。你現在這樣表現,是放棄了天命啊!”成肅公眨眨眼,沒把這話當一回事。
同年四月,晉厲公派大夫魏相出使秦國,給秦桓公送上一封絕交書。這封書信一反當時簡潔的文風,先是以長篇大論回顧了自晉獻公和秦穆公以來,秦晉兩國由“秦晉之好”到反目成仇的歷史(當然,責任全在秦國,晉國總是無辜),接著批評秦桓公在兩年前的令狐會盟中不守信諾,不肯渡過黃河結盟,回去之後又暗地裏勾結楚國和白狄人反對晉國。“寡人非常討厭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為,”晉厲公如此寫道,“因此,寡人不得不把這件事公布於天下,以懲戒言行不一的人。諸侯聽到您的所作所為,都感到痛心疾首,因此而親近寡人。現在寡人帶領諸侯的軍隊前來只是為了和平友好。您如果心懷仁慈,顧念諸侯,憐憫寡人,與我們結盟,那正好與寡人的心願不謀而合。寡人也將馬上安撫諸侯的情緒,將部隊撤走;您如果不施恩惠,寡人不才,恐怕不能說服諸侯退走了。將這些話開誠布公地告訴您,請一定權衡利害。”
這也是典型的流氓邏輯——明明帶了一群兄弟來打架,卻又說自己是不願意惹事的,只想息事寧人,只不過兄弟們都對你的行為感到很憤怒,不答應啊!
秦桓公當然不會輕易就範,也盡起秦國之兵,抵抗入侵,雙方在麻隧(秦國地名)展開會戰。
麻隧會戰之前,晉國再度進行軍事改革,將六軍的編制壓縮為四軍,即中軍、上軍、下軍和新軍。這樣做自然是為了顧及王室的面子。畢竟,按照周禮的規定,只有天子才能擁有六軍。晉厲公既然打著天子旗號來討伐秦國,總不好自己公然僭越天子的禮制吧。
六軍變成四軍,晉國原來的十二卿也相應變成八卿,分別為:中軍元帥欒書,中軍副帥荀庚;上軍元帥士燮,上軍副帥郤锜;下軍元帥韓厥,下軍副帥荀罃;新軍元帥趙旃,新軍副帥郤至。另外,郤至的弟弟郤毅擔任了晉厲公的戎車駕駛員,欒書的兒子欒鍼擔任戎右護衛。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當時晉國軍中的這些世家子弟均非泛泛之輩。魯國的仲孫蔑看到晉軍的陣勢,由衷地感嘆道:“晉軍上下一心,此戰必勝。”
戰爭的結果,晉國為首的諸侯聯軍大獲全勝,俘虜了秦將成差和秦桓公的戎右護衛女父。聯軍渡過涇水,一直打到侯麗(秦國城市)才告一段落。
公元前578年的麻隧之戰是晉厲公上臺後的第一場大戰。戰爭的勝利表明,晉國無論在軍事還是外交方面,都保持了強大的優勢。但是,勝利僅僅是晉國的,追隨著晉厲公出征的其他諸侯並沒有從中得到好處,有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的因為戰爭而導致國內政局動蕩。
其一,代表天子出征的成肅公中箭受傷,後因傷勢過重,死於回師途中。
其二,曹國的國君曹宣公在戰鬥中陣亡。由於大子年齡尚幼,曹國人推舉他的庶子公子負芻主持國政,並派另一個庶子公子欣時前去迎接曹宣公的遺體。沒想到公子負芻執政幾天之後,便起了歹心,將大子殺死,自立為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曹成公。當時諸侯聯軍還沒有解散,大夥都對公子負芻的行為感到憤慨,紛紛請求晉厲公討伐他。晉厲公認為麻隧之戰已經取得預期成果,不願意節外生枝,說:“我們剛剛跟秦國人打了一場惡戰,大家都辛苦了,請先回國去吧,來年再找他算賬不遲。”
曹宣公下葬之後,公子欣時不願意與曹成公為伍,打算逃亡到他國。曹國的百姓也不支持曹成公,有很多人都表示要跟隨公子欣時逃亡。曹成公見勢不妙,親自跑到公子欣時府上認罪,請求他留下來。公子欣時雖然答應了曹成公的請求,卻將自己的封地奉還給了公室,以示不與曹成公同流合汙。
兩年之後,公元前576年春天,晉厲公在戚地大會諸侯,討伐曹成公,並將他抓到雒邑去接受天子的審判。諸侯都想立公子欣時為衛君,公子欣時推辭道:“前人說,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能上能下,皆符合節操;其次是守節;最下等的是失節。當國君不是我的願望,我雖然做不了聖人,也不能失節啊!”於是逃到宋國。
其三,鄭國也發生了宮廷事變。
前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孔夫子對莒國的敗亡深有感觸,說:“因為窮困而毫無戒備,實在是一大錯誤;只有時時提高警惕,防備外敵入侵,才正確啊。莒國倚恃其簡陋,懶得去修城墻,十二日之內,楚國就占領了它的三座城池,這不就是不加防備的後果嗎?古人說,即便有絲麻這些上好材料,也不要拋棄菅蒯這樣的下等材料;雖然有姬姓和姜姓的絕色美女,也不能拋棄那些面色憔悴的平庸婦人。但凡君子,總是有備而無患啊!”孔夫子這話說得有趣,仔細推敲起來,應該算是“外面彩旗飄飄,家中紅旗不倒”的古代版了。
公子嬰齊的這一記弧線球打得相當漂亮,雖然沒有直接打擊晉國,卻擊中了晉國建立的國際同盟的軟肋,讓遠在新田的晉景公著實難受了一把。緊接著,另一個讓他不安的消息傳來,西方的秦國聯合白狄部落入侵了晉國西部邊境,造成重大損失。
更讓他不安的是,得到楚國的間接支援之後,鄭國人的腰桿子也明顯硬了。大夫公孫申建議:“我們出兵包圍許國,而且裝作要另立新君,晉國自然會歸還我們的國君。”
裝作要另立新君,就是要斷絕晉國人挾持鄭成公威脅鄭國的念頭。而出兵包圍許國,則是向晉國人示威——就算晉國大軍壓境,鄭國仍有餘力,能夠空出手來對付許國。
在這種形勢下,晉景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政策了。他想起兩年前,鄭國俘虜的楚國將領鐘儀還一直囚禁在軍府之中,於是親自跑到軍府去看望鐘儀。
雖然被囚禁了兩年,鐘儀仍然戴著楚國的帽子,保持了南方貴族特有的氣質。晉景公見了,故意大聲問道:“那位帶著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誰啊?”
獄卒回答說:“那正是鄭國人所獻的楚國俘虜啊。”
晉景公命人打開枷鎖,讓鐘儀坐到自己面前,詢問了他幾句在獄中的生活狀況,算是表示慰問。鐘儀向晉景公稽首拜謝。晉景公接著又問到:“大夫的家族,在楚國擔任什麽世襲的職務?”
前面說過,鐘儀是鄖縣的縣公。但鄖縣縣公只是鐘儀個人的職務,而且隨時可能變動,並非世襲之職。鐘儀如實相告:“我們自古擔任楚國的樂官。”
晉景公很感興趣,追問:“那您會彈奏樂器嗎?”
鐘儀老老實實地回答:“這是祖上的職守所在,我豈敢拋棄?”
於是晉景公叫人取來一張琴,鐘儀隨即演奏了一曲楚地的音樂。
奏罷,晉景公故意問鐘儀:“貴國國君是個什麽樣的人?”
鐘儀為難地說:“這個……非我等小人所能夠評判。”
晉景公執意要鐘儀說。鐘儀被逼不過,只得回答:“當年他還是大子的時候,先王為其選擇師傅,考慮教學內容,都是下過功夫的,命他早晨向令尹公子嬰齊請教,晚上又訪問司馬公子側,聆聽教誨。其他的事情,我實在是不知道了。”
晉景公聽後沈默不語,回來講給士燮聽。士燮說:“楚國的俘虜,是一位君子啊!言必稱先人的職守,是不肯忘本;彈奏本土的音樂,是不肯忘舊;說到他的國君,只談其當大子時候的事,是為了避嫌,怕人家說他阿諛奉承當朝國君;說到楚國的兩位重臣,他又直呼其名,是尊重您的身份地位。不忘本,是仁的表現;不忘舊,是信的表現;避嫌,是忠誠的表現;尊重您,是聰明的表現。這樣的人,派他辦什麽事,沒什麽辦不成的。您何不放他回去,要他促成晉、楚兩國的和平。”
士燮的話,給了晉景公很大的啟發:是啊,為什麽要一味和楚國爭奪對抗,為什麽不能實現兩大強國的和平共處呢?
公元前582年冬天,鐘儀被釋放回國。不久之後,楚共王派公子辰出使晉國,表示願意與晉國修好。自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後整整半個世紀,晉楚兩國第一次坐到了談判桌前。
公元前581年春天,晉景公派大夫糴(dí)伐出使楚國,作為對公子辰出訪晉國的回訪。
晉楚兩國的緊張關系雖然得到緩解,晉國對鄭國的敵意卻沒有消失。同年二月,晉國命令衛國派兵討伐鄭國。同時,鄭成公仍然被囚禁在晉國,作為威脅鄭國就範的籌碼。
國不可一日無君。鄭成公被囚禁的日子一長,鄭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同年三月,大夫公子班沒與眾人商量,擅自做主,立鄭成公的同父異母哥哥公子繻為君。僅僅過了一個月,公子繻便被鄭國人趕下臺,公子班只身逃往許國,鄭國人轉而立鄭成公的大子髡頑為君。
欒書對晉景公說:“鄭國人都擁立新君了,我們再抓住那個人不放,又有什麽用處?不如將他放回去,促成兩國之間的和解。”
這一年,已經是晉景公在位的第十九個年頭了。早在兩年前,他就感到身體不適,現在病情明顯加劇,自己都能感覺到大限將至了。大概是人之將死,很多事也看得開了,晉景公同意了欒書的建議,將鄭成公放回鄭國。
同年五月,晉景公基本喪失了料理朝政的能力,將大權交給了大子州蒲,也就是歷史上的晉厲公,自己則退居後宮,當起了太上君。
說來也是冤冤相報,晉景公退居二線之後,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惡鬼,長發及地,捶著胸脯,跳著走路(就像港片中的僵屍),追著晉景公說:“你殺了我的子孫,不仁不義。我已經請求上天懲罰你了!”晉景公躲到寢宮的門後,那惡鬼用手一推,沈重的宮門竟然應聲而倒。晉景公大驚失色,又逃到內宮,惡鬼又毀掉了內宮的門戶,勢不可擋。
晉景公汗津津地醒來,病情進一步加重。很明顯,這病已經不是人力所能醫了,於是將桑田(地名)的巫師召進宮來作法除妖。巫師在宮中布了一個陣,焚香沐浴,披頭散發地做了一通法事,仿佛靈魂出竅,如癡如醉,打翻了幾十個青銅器皿,然後用一種非人類的聲調說:“這宮中有惡鬼。”
“什麽樣子?”晉景公連忙問。
“頭大如鬥,長發及地,捶胸頓足……”巫師的描述和晉景公夢中看到的一模一樣。巫師還說,如果沒猜錯,這惡鬼必當是趙氏家族的先人,因為兩年前的滅門慘案,現在來找國君報仇了。
“那該怎麽辦?”晉景公驚恐道。
巫師搖搖頭,說:“您怕是嘗不到今年的新麥了。”
秋天麥熟。嘗不到新麥的意思,自然是活不過秋天。晉景公不甘心,打聽到秦國有位叫做醫緩的醫生,醫術十分高明,專治疑難雜癥,便厚著臉皮派人去找秦桓公,要他派醫緩來晉國給他治病。
秦國人自古厚道,不喜歡趁人之危。雖然兩國仍處於交戰狀態,秦桓公還是派醫緩即刻啟程前往晉國。醫緩還在路上,晉景公又做了一個夢,夢見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哎呀,那個醫緩可是神醫,他一來,必定會傷害我們,我們該逃到哪裏去啊?”另外一個說:“我們躲到膏肓之間,他能將我們怎麽樣?”
這兩個小孩就是我們在醫藥廣告中看到的病毒啦。古人將心臟部分的脂肪叫做“肓”,心臟與隔膜之間叫做“膏”,這兩個部位針灸不到,藥力也難以到達,所以後人將“病入膏肓”作為一句成語,代表無法治愈的絕癥。
醫緩到了晉國,看了晉景公的病情,也說:“沒辦法治了,您的病已經在膏肓之間,下不了針,也用不了藥,沒辦法治了。”
晉景公聽了默不作聲,半晌,一字一頓地說:“您真是神醫。”於是命人厚待醫緩,將其恭送回國。
同年六月,麥子成熟。公田的管理人員按照傳統,給國君送來當年的新麥。晉景公突然想起桑田巫師的話,不覺火冒三丈,命人將巫師抓來,將新麥拿給他看,說:“你看看,這是什麽?”
“這是……今年的新麥。”
“你不是說我嘗不到今年的新麥了嗎?”晉景公惡狠狠地說,用眼神示意侍衛,緩緩地閉上雙眼。身邊的侍衛便將巫師像小雞一般拎起,拉到宮門之外斬首示眾。
當天中午,廚房用新麥熬了一鍋粥給晉景公喝。說來也怪,就在晉景公舉起筷子準備開動的時候,突然感覺肚子發脹,連忙讓人背他到廁所去。剛蹲下,整個人就稀裏嘩啦地倒下來,一頭栽進了糞坑,淹死了。說句題外話,如果當年有人發明了馬桶,晉景公也不至於死得那麽難看。
最冤枉的是那個背他上廁所的人。當天早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背著晉景公升上了天空。出於某種驕傲感,他醒來之後就將這個夢講給了旁邊的人聽。晉景公淹死之後,人們想起他做的那個夢,便叫他給晉景公作了陪葬——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禍從口出,哪怕只是一個夢,也最好將它牢牢地放在心上,不要輕易對人說起。
縱觀春秋中期的歷史,晉楚爭霸無疑是那些年間國際關系的主題,如同美蘇爭霸是冷戰時期的主題一般。楚國的霸業,始於楚武王、楚文王,成於楚成王,又在楚莊王手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晉國的霸業,始於晉文公,成於晉襄公,在晉靈公、晉成公年間一度沈寂,到了晉景公手中,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平心而論,晉景公不是什麽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沒有顛倒眾生的人格魅力,但是他踏實肯幹,不喜歡瞎折騰,在用人方面基本上也沒有犯什麽錯誤,帶領著晉國的一班朝臣,兢兢業業地守住了祖宗留下的基業,實現了晉國霸業的中興。
晉景公死後,魯成公覺得這是一個向霸主之國拍馬屁的機會,親自從曲阜跑到新田去參加晉景公的葬禮。按照周禮的規定,諸侯之間沒有互相參加葬禮的義務,只能贈送相應的慰問品。魯成公這樣做,自然是用力過猛,結果又是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晉國人以七年前魯國曾與楚國秘密交往,企圖背叛晉國為名,將魯成公扣留起來,直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80年三月才將他放回去。關於這件事,魯國的史官也覺得很丟臉,連晉景公的葬禮在什麽時候舉行都沒有按慣例記錄在案。
【虛假的和談】
公元前580年三月,魯成公灰頭土臉地回到曲阜,跟他一起回來的是晉厲公的使者郤犨。雙方在曲阜舉行會晤,重新簽訂了同盟條約。
有必要介紹一下晉國的郤氏家族。
郤氏家族原本也是晉國公室成員,姓姬。晉獻公年代,有一位叫做“豹”的公族大夫開始嶄露頭角,受到晉獻公的重用,被賜封郤地,由此建立郤氏宗族。
驪姬之亂的時候,郤豹的兒子郤芮跟隨公子夷吾出逃,並幫助其回國登上君位,成為晉惠公、晉懷公年間的重臣。後來晉文公回國,郤芮不甘心失敗,夥同呂甥縱火焚燒公宮,打算燒死晉文公,然而事情敗露,郤芮被殺,郤氏家族由此成為晉國的罪臣。
郤芮的兒子郤缺繼續生活在父親的舊封地翼城,只是身份從貴族變成了農夫。某一年冬天,晉文公的大臣胥臣臼季經過翼城,在田間發現有個農民舉止不凡,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郤芮的兒子郤缺,於是向晉文公舉薦,讓他擔任了下軍大夫。
郤缺文武全才,為人謹慎,做事勤懇,官越做越大,最終在晉成公年代接替趙盾做到了中軍元帥,成為晉國的首席執政官。他的兒子郤克也不是泛泛之輩,在邲之戰中擔任上軍副帥,後來又接替士會成為中軍元帥,並且在鞍之戰中帶領晉軍大敗齊軍,為維護晉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
郤克死後,他的兒子郤锜繼承家業,成為郤氏家族的族長,因為被封駒地,所以又號稱駒伯;郤犨則是郤氏家族分支,號苦成氏,其祖父郤義和郤锜的祖父郤芮是親兄弟,在歷史上他又被稱為苦成叔子;另外還有一個郤至,是郤犨的侄子,因為被封溫地,當時的人們又尊稱其為溫季。公元前583年的下宮之難,趙氏家族元氣大傷,趙朔、趙括、趙同等人均被殺死,郤氏家族趁機填補空缺,郤锜、郤犨、郤至都擔任了要職,史稱“三郤”。
郤犨來到魯國,除了代表晉國與魯國結盟,還有一個私人任務,那就是向魯國大夫公孫嬰齊求婚。
公孫嬰齊的父親是魯宣公的同胞兄弟公子。他的母親嫁給公子叔肸(xī)的時候,沒有舉行媒聘之禮。按照周禮的規定,“聘則為妻,不聘則為妾”,一個女人沒有經過媒聘之禮就出嫁,那就只能算作妾。因為這層關系,魯宣公的夫人穆姜很看不起她,說:“我才不與妾為妯娌。”等到公孫嬰齊出生之後,就要公子叔肸休了她,並將她嫁給了齊國的大夫管於奚。
這個女人在齊國又生了一子一女。後來管於奚去世,齊國人又將她送回魯國,交給公孫嬰齊贍養。公孫嬰齊是個厚道人,將母親帶回來的兩個孩子照顧得很好,其中男孩擔任了魯國的大夫,而女孩則嫁給了大夫施孝叔,成為施夫人。
不知道為何,郤犨對這位施夫人情有獨鐘,指名要娶她回去做老婆。晉國勢力強大,連魯成公都對郤犨唯唯諾諾,公孫嬰齊哪敢得罪他?於是跑去和妹夫施孝叔商量,要他將妻子讓給郤犨。
施孝叔聽了公孫嬰齊的話,茫然不知所措。他想,這算哪門子事啊?一個外國人跑到魯國來,看中了他的老婆就要帶走,如果他看中的是國君的夫人呢,也要答應他嗎?然而,這些話說也沒用,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家族的生存,他只能答應公孫嬰齊的要求。倒是施夫人誓死不從,她對施孝叔說:“鳥獸猶且不拋棄伴侶,你怎麽可以這樣做!”
施孝叔很是無奈地說:“我這樣做也是不得已啊!如果不答應晉國人的要求,國君怪罪下來,我們全家都只有死路一條,還談什麽拋棄不拋棄。”
施孝叔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施夫人也就無話可說了。夫妻倆抱頭痛哭,灑淚告別。
施夫人到了晉國,給郤犨生了兩個兒子。她的命運和她母親的命運驚人的類似,然而不幸的程度遠遠超過母親。六年之後,郤氏家族滅亡,郤犨被殺,她又被晉國人送回魯國。施孝叔親自跑到黃河邊迎接她,但是當著她的面,將郤犨的兩個兒子扔到黃河中淹死。施夫人肝腸寸斷,對施孝叔說:“你自己不能保護妻子而將她拱手讓人,現在又不能以仁愛之心對待人家的遺孤而殺死他們,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有好結果?”於是對天起誓,不再回到施家——當然,這也是後話。
相比郤犨的奪人所愛,郤至的蠻橫霸道也不遑多讓。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80年秋天,郤至和周王室在溫城所屬的鄇(hóu)地(地名)的所有權上發生爭執。當時的天子周簡王派王室大臣劉康公、單襄公跑到新田,請晉厲公主持公道。面對國君和天子派來的使者,郤至的態度仍然十分強橫,明確表態說:“溫城,是先君封給郤家的舊地,我怎可拱手讓人?”
劉康公還是據理力爭,說:“瞧您這話說的。當年周朝消滅商朝,將天下的土地分封給諸侯,將溫城和周邊的田地封給了司寇蘇忿生。周襄王年間,蘇氏後人背叛王室,襄王便將溫城賞賜給了晉文公。晉文公又將它賞賜給有功之臣,先是賞給了狐溱,後來又賞給了陽處父。因為狐家和陽家先後滅亡,才輪到郤家。您現在說什麽郤家舊地喲,那原本就是王室的土地!”
晉厲公在一旁聽了,心想直犯嘀咕,按照這個邏輯說下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有哪一塊土地原本不是王室的呢?連忙打斷劉康公的話,對郤至說:“人家說得有道理,我來做個主,你讓一讓,別跟天子爭家產了,如何?”
郤至訕訕地說:“您都這麽說了,我哪裏敢不從?”這才極不情願地將鄇地讓給天子。
郤氏家族的興盛年代,也是晉楚兩國出現短暫的和平的年代。前面提到,自公元前582年楚共王派公子辰出訪晉國以來,兩國關系日益緩和,雙方來往不斷,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那道鴻溝似乎到了必須填平的時候。
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率先揮動鐵鍬的人。
一個宋國人——華元主動承擔了這個任務。這個曾經因被車夫出賣而成為鄭國的俘虜的人,曾經被民工嘲笑為“吹牛皮”而不惱怒的人,曾經孤身闖入公子側的大營拿刀逼迫他簽訂和平協議的人,是當時國際上公認的老好人,人緣極佳。他與楚國的實權派人物公子嬰齊,與晉國的現任中軍元帥欒書都保持了良好的私交。聽到晉國派糴伐出使楚國並獲得成功的消息之後,華元感到這是一個讓中原諸國擺脫夾縫中求生存的最好機會。他請示過宋共公,便先來到楚國,後又前往晉國,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在兩國之間穿針引線,於公元前579年正式促成了兩國的和平談判。這一年五月,晉國派士燮為代表,與楚國的公子罷、許偃在宋國首都商丘的西門之外舉行了會盟,史稱“宋之盟”,其盟約如下:
“從今以後,晉楚兩國不再以刀兵相見,堅持相同的價值觀,共同救濟危難,賑濟災荒。如果有對楚國不利者,則晉國去討伐他;同樣,如果有誰對晉國不利,則楚國也應該討伐他。兩國之間,使者往來,道路暢通。對那些不聽從兩國領導的,要想辦法使其服從;對那些不來朝見兩國君主的,要出兵迫使其屈服。如果違背這一誓詞,請上天降罪,令其軍隊敗亡,不能享有國家。”
自城濮之戰以來,晉楚爭霸便成為國際政治的主題,幾乎所有諸侯國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到晉楚兩國之間的戰爭與外交博弈中,有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面受氣,中原地區的生產也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宋之盟在當時國際上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鄭成公立刻前往晉國,高調而低姿態地聽晉厲公講述盟約的內容,表示要在晉楚兩國的領導之下,為國際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就在晉楚兩國握手言和之前不久,晉國的宿敵秦國也向晉國伸出了橄欖枝。公元前580年秋天,秦晉兩國國君相約在令狐(晉國地名)舉行會盟。晉厲公先行抵達會盟地點,但是秦桓公臨時改變主意,不肯渡過黃河去見晉厲公,將人馬駐紮在王城(地名),派大夫史顆前往令狐會見晉厲公,舉行了盟誓儀式。晉國則派郤犨到王城會見秦桓公,同樣舉行了盟誓儀式。自古以來,恐怕還沒有這樣奇怪的會盟。士燮對此評論說:“這樣的盟誓究竟有什麽意義呢?古人盟誓,必先齋戒,以示隆重和守信。在約定的地點會盟,是相互信任的起點。如果一開始就不信任,又有誰會堅守盟約呢?”
秦桓公回去之後,果然將這一盟約扔到了爪哇國,兩國之間的關系再度跌入低谷。
其實,宋之盟對於晉楚兩國的意義也十分有限。公元前579年秋天,晉厲公派郤至前往楚國訪問。楚共王舉辦了盛大的午宴招待他,並且派公子側擔任儐相。郤至按照當時的禮節,從西階登堂入室,剛走進來,忽然聽到鼓樂大作,四下一看,又沒看到樂隊的影子。那音樂,端莊而渾厚,郤至停下腳步,仔細聆聽,發現那竟然是用來招待國君的“肆夏”之樂。
所謂肆夏,原本是天子招待諸侯時演奏的音樂。到了春秋時期,諸侯相見,也越級使用肆夏之樂,但是用於招待卿大夫,還沒有過先例。楚共王為了表示對郤至的重視,或者也是為了顯擺,特意搞了個新花樣——在正堂的地下室裏安排了一支樂隊,要他們在吃飯的時候演奏肆夏之樂。
郤至越聽越不對勁,轉身就往外走。公子側連忙拉住他說:“時間不早了,寡君已經等候多時,請您入席!”
郤至連忙推遲,說:“楚王不忘先君之好,惠及下臣,以這樣的大禮來對待我,用肆夏之樂來招待我。如果老天眷顧,兩位國君有相見之日,難道還有更高尚的音樂來伴奏嗎?我哪裏敢進去!”這話說得對,中國人從古至今最講究的就是政治待遇,什麽級別的幹部就享受什麽級別的待遇,絕對不能越級。
公子側很是不以為然:“如果老天眷顧,兩位國君有相見之日,無非是用一支箭來互相招待,哪裏用得著什麽音樂?寡君等不及了,您還是入席吧!”言下之意,兩君如果相見,那就是在戰場上了。
公子側說這樣的話,在外交場上是不負責任的,但確實是當時晉楚兩國關系的真實寫照——表面上笑臉相迎,實際上暗藏刀兵。郤至的政治敏感性顯然比公子側高多了,他一本正經地說:“如果以一支箭來互相招待,那就是兩國的大災難了,哪裏是什麽老天眷顧?諸侯侍奉天子之餘,則互相拜訪,於是有享禮和宴禮。享禮雖設酒食,並不吃喝,以示恭敬勤儉;宴禮賓主盡歡,大快朵頤,以示仁慈恩惠。恭敬勤儉,所以成禮;仁慈恩惠,所以布政,那也是諸侯用來保護自己的人民的手段。正如詩上所說,‘糾糾武夫,公侯幹城’。到了亂世,諸侯貪婪成性,欲壑難填,無所顧忌,常常為了尺寸之地而驅使民眾去送命,將武夫當做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詩上又說,‘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諸侯會護衛人民,而約束自己的心腹。天下大亂,則一切都會反過來。今天聽到您所說的話,我覺得是亂世之道,不可以聽從。”郤至說到這裏,話鋒一轉,“不過呢,您是主人,我是客人,客隨主便,我哪裏敢不聽命?”於是入席就坐。
回到晉國,郤至將這事講給士燮聽。士燮長嘆一聲道:“無禮,說過的話就不會算數,我等武夫很快又要上戰場去尋死了。”
話雖如此,晉楚兩國至少還是維持了表面上的和平。同年冬天,楚共王派公子罷回訪晉國,與晉厲公在赤棘(晉國地名)舉行了會盟。
晉楚兩國實現了表面上的和平,但晉厲公並沒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公元前578年春天,為了消除秦國的威脅,他策劃了一場戰爭,打著王室的旗號號召諸侯出兵討伐秦國。
郤锜奉命出使魯國,敦請魯國支持。然而,這位郤氏家族的族長遠不如郤至成熟,在外交場合的表現可以用“不嚴肅”三個字來形容。“三桓”之一的仲孫蔑看見郤锜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對身邊的人說:“郤氏家族恐怕要滅亡了!禮,好比人的脊梁;敬,好比人的根基。郤锜身為晉國的卿,受君命到魯國來請求支援,本來應該以社稷為重,卻表現出懶惰的態度,這是不把君命當一回事,哪裏能夠不滅亡?”
郤锜不把自己的君命當一回事,魯成公卻不敢不把晉厲公的命令當一回事。同年三月,他和齊、宋、衛、鄭、曹、邾、滕各國國君在晉厲公的帶領下,來到王城雒邑朝見了周簡王,請周簡王發兵討伐秦國。
周簡王哪有什麽兵,只有一塊牌子。在晉厲公的請求下,他派劉康公和成肅公打著天子的旗號參加諸侯聯軍,共同討伐秦國。為了顯示隆重,更重要的是為了讓晉厲公滿意,王室還煞有介事地在大廟舉行了出兵儀式。
成肅公心想,世上沒有比這更好笑的事了,明明只是去做做樣子,偏偏要搞得這麽鄭重其事,好像真的能夠領袖群倫似的。心有所想,難免表現在外,當周簡王按照慣例將祭祀用的肉分給他的時候,他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一舉動受到劉康公的嚴肅批評,他搖頭晃腦說了一通:“天地有中和之氣,人得而生之,這就是所謂的天命。行為、禮義、威儀等法則,是用來安定天命的。有能力的人遵從法則,可以養福;沒能力的人敗壞法則,所以取禍。你現在這樣表現,是放棄了天命啊!”成肅公眨眨眼,沒把這話當一回事。
同年四月,晉厲公派大夫魏相出使秦國,給秦桓公送上一封絕交書。這封書信一反當時簡潔的文風,先是以長篇大論回顧了自晉獻公和秦穆公以來,秦晉兩國由“秦晉之好”到反目成仇的歷史(當然,責任全在秦國,晉國總是無辜),接著批評秦桓公在兩年前的令狐會盟中不守信諾,不肯渡過黃河結盟,回去之後又暗地裏勾結楚國和白狄人反對晉國。“寡人非常討厭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為,”晉厲公如此寫道,“因此,寡人不得不把這件事公布於天下,以懲戒言行不一的人。諸侯聽到您的所作所為,都感到痛心疾首,因此而親近寡人。現在寡人帶領諸侯的軍隊前來只是為了和平友好。您如果心懷仁慈,顧念諸侯,憐憫寡人,與我們結盟,那正好與寡人的心願不謀而合。寡人也將馬上安撫諸侯的情緒,將部隊撤走;您如果不施恩惠,寡人不才,恐怕不能說服諸侯退走了。將這些話開誠布公地告訴您,請一定權衡利害。”
這也是典型的流氓邏輯——明明帶了一群兄弟來打架,卻又說自己是不願意惹事的,只想息事寧人,只不過兄弟們都對你的行為感到很憤怒,不答應啊!
秦桓公當然不會輕易就範,也盡起秦國之兵,抵抗入侵,雙方在麻隧(秦國地名)展開會戰。
麻隧會戰之前,晉國再度進行軍事改革,將六軍的編制壓縮為四軍,即中軍、上軍、下軍和新軍。這樣做自然是為了顧及王室的面子。畢竟,按照周禮的規定,只有天子才能擁有六軍。晉厲公既然打著天子旗號來討伐秦國,總不好自己公然僭越天子的禮制吧。
六軍變成四軍,晉國原來的十二卿也相應變成八卿,分別為:中軍元帥欒書,中軍副帥荀庚;上軍元帥士燮,上軍副帥郤锜;下軍元帥韓厥,下軍副帥荀罃;新軍元帥趙旃,新軍副帥郤至。另外,郤至的弟弟郤毅擔任了晉厲公的戎車駕駛員,欒書的兒子欒鍼擔任戎右護衛。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當時晉國軍中的這些世家子弟均非泛泛之輩。魯國的仲孫蔑看到晉軍的陣勢,由衷地感嘆道:“晉軍上下一心,此戰必勝。”
戰爭的結果,晉國為首的諸侯聯軍大獲全勝,俘虜了秦將成差和秦桓公的戎右護衛女父。聯軍渡過涇水,一直打到侯麗(秦國城市)才告一段落。
公元前578年的麻隧之戰是晉厲公上臺後的第一場大戰。戰爭的勝利表明,晉國無論在軍事還是外交方面,都保持了強大的優勢。但是,勝利僅僅是晉國的,追隨著晉厲公出征的其他諸侯並沒有從中得到好處,有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的因為戰爭而導致國內政局動蕩。
其一,代表天子出征的成肅公中箭受傷,後因傷勢過重,死於回師途中。
其二,曹國的國君曹宣公在戰鬥中陣亡。由於大子年齡尚幼,曹國人推舉他的庶子公子負芻主持國政,並派另一個庶子公子欣時前去迎接曹宣公的遺體。沒想到公子負芻執政幾天之後,便起了歹心,將大子殺死,自立為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曹成公。當時諸侯聯軍還沒有解散,大夥都對公子負芻的行為感到憤慨,紛紛請求晉厲公討伐他。晉厲公認為麻隧之戰已經取得預期成果,不願意節外生枝,說:“我們剛剛跟秦國人打了一場惡戰,大家都辛苦了,請先回國去吧,來年再找他算賬不遲。”
曹宣公下葬之後,公子欣時不願意與曹成公為伍,打算逃亡到他國。曹國的百姓也不支持曹成公,有很多人都表示要跟隨公子欣時逃亡。曹成公見勢不妙,親自跑到公子欣時府上認罪,請求他留下來。公子欣時雖然答應了曹成公的請求,卻將自己的封地奉還給了公室,以示不與曹成公同流合汙。
兩年之後,公元前576年春天,晉厲公在戚地大會諸侯,討伐曹成公,並將他抓到雒邑去接受天子的審判。諸侯都想立公子欣時為衛君,公子欣時推辭道:“前人說,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能上能下,皆符合節操;其次是守節;最下等的是失節。當國君不是我的願望,我雖然做不了聖人,也不能失節啊!”於是逃到宋國。
其三,鄭國也發生了宮廷事變。
前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